中传考研经验(中传考研班)

wzgly

本文目录一览:

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课考研经验分享

1、专业课一(708新闻传播史论):推荐参考书目包括《新闻学概论》、《新闻传播理论》、《传播学教程》等经典教材,以及《网络传播概论》等反映新媒体发展趋势的书籍。专业课二(818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业务):推荐参考书目涵盖广播电视新闻学、电视新闻学、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、电视直播与现场报道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。

2、在择校方面,我综合考虑了专业和学校排名,最终选择了报考本校——中国传媒大学。中国传媒大学的广播电视专业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,因此我继续选择本校读研。对于非名牌大学本科出身的考生,选择比本科更优秀的211或985院校作为考研目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但一定要综合考虑该院校的专业水平。

3、择校策略:专业与院校的平衡综合评估专业实力与院校层次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专业属国内顶尖水平,若本科院校专业优势突出,可优先考虑本校读研;若本科院校普通,建议冲刺985/211院校以获取更优质资源。择校需结合目标院校专业排名、地域资源及个人职业规划,避免单纯追求名校而忽视专业适配性。

4、先是自我介绍,我本科毕业于四川传媒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,一战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方向,以初试409的分数,复试933,成功上岸中国传媒大学。

5、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(纪录片研究)考研择校与专业介绍、报考录取情况、各科目备考经验指导择校与专业介绍 择校原因: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传媒领域的顶尖学府,其广播电视学专业,尤其是纪录片研究方向,在国内享有极高的声誉。

6、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考研经验贴 个人情况以及择校原因: 本科北京211广告学,广告学在我的本科学校是非常边缘边缘的专业,边缘到今年这个专业换名字了,所以对于我来说中传的传媒氛围超级吸引我。

中传考研经验(中传考研班)

23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经验,复试分数线,参考书

1、参考书:主要参考书为《对外汉语教学概论(赵金铭)》、《跨文化交际(关世杰)》、《中国文化要略》。对外汉语教学概论:这本书对于跨考生来说可能难度较大,我通过看视频、划重点、背资料等方式进行复习。

2、专业一备考经验 核心参考书目 黄廖版《现代汉语》:上下两册需背得滚瓜烂熟,包括小字注释、附录等细节。建议第一遍结合目录或思维导图搭建框架,后续填充知识点。王力《古代汉语》:通论部分需单独梳理,文选需每日阅读(课内+课外),重点练习句读、翻译。

3、推荐书目:赵金铭的《对外汉语教学概论》、胡文仲的《跨文化交际学概论》、祖晓梅的《跨文化交际》等。虽然《中国文化概论》和《外国文化史》可以不看或仅作休闲阅读,但上述三本书中的内容是论说文的重要素材来源。

4、英语听力和口语部分相对比较简单,时间大约有10分钟,总分100分,占复试成绩的10%。听力部分:听力难度不大,大约相当于《新概念英语2》的水平。在听力播放时,要认真听题,抓住关键词和关键信息,然后简单说说自己听到的内容或者回答老师的问题。

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课考研经验分享

《新闻编辑》:谭云明著,全面介绍了新闻编辑的工作流程和技巧。《新闻评论写作教程》:王振业著,是新闻评论写作的权威教材,有助于提升评论写作能力。按方向指定答题部分:新闻学、编辑出版学、舆论学各专业有各自的指定教材,如《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》、《广播电视新闻评论》等,这些教材针对特定方向提供了深入的专业知识。

专业课(334 & 440)核心策略:抓住真题风格,理解核心知识点,非教材类书籍辅助提升思考能力。参考书目:基础类:《新闻学概论》(李良荣)、《传播学基础》(段鹏)、《网络传播概论》(彭兰)。拓展类:《新媒体用户研究》。时间规划:暑假前:看教材、听网课、整理机构笔记。

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课考研经历了一次较大的考纲调整,两门专业课均有所变动。专业课一由新闻传播史论712变为708,专业课二由新闻传播实务815变为818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业务。面对这样的变化,考生需要更加灵活地调整复习策略,以下是我个人的考研经验分享。

先是自我介绍,我本科毕业于四川传媒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,一战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方向,以初试409的分数,复试933,成功上岸中国传媒大学。

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考研经验分享

专业一备考经验 核心参考书目 黄廖版《现代汉语》:上下两册需背得滚瓜烂熟,包括小字注释、附录等细节。建议第一遍结合目录或思维导图搭建框架,后续填充知识点。王力《古代汉语》:通论部分需单独梳理,文选需每日阅读(课内+课外),重点练习句读、翻译。徐叶版《语言学纲要》:名词解释可能涉及,需补充阅读。

考研背景与择校 我本科所学专业为管理学,但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,我发现自己更热爱汉语国际教育这一领域。经过深入了解,我发现中国传媒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(汉硕)分数线相对较低,基本与国家线持平,这使我决定报考中传。然而,后来我才意识到分数低是因为专业课大多是主观题,难以取得高分。

专业一备考经验 专业一主要考察的是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相关知识。现代汉语:教材:黄廖版《现代汉语》是重中之重,必须背得滚瓜烂熟。除了教材,还可以搭配彭小川的《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》和陆俭明的《对外汉语语法研究教程》进行深化理解。

在题的难度上,中传属于中等。复试基本上过线就能参加,但竞争依然激烈,报录比约为10:1。专业二考试形式较为特殊,仅有一道题,类似于一篇小论文。综上所述,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招生人数适中,但竞争激烈,考生需充分准备,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,以应对考试和复试的挑战。

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,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大学,以及“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”重点建设高校。该校于2009年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(汉硕)培养单位,开始招收全日制研究生。目前,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设有三个招生方向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​​每日讯息网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